云南省打好政策“組合拳” 財政資金力促教育扶貧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S包養價格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15db18ff354.15202003.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根本包養要靠教育、靠提高貧困人口素質。3年來,省財政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貧工包養作部署要求,把“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作為重要任務,持續加大投入,有的放矢,包養出臺多項財政措施,形成政策“組合拳”,努力提升貧困地區教育質量,全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包養戰。

近年來,省包養網財政以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貧困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4年至2017年,共投入資金242億元,推進云南省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截至20包養網16年底,88個貧困縣中已有22個縣均衡發展通過國家驗收,2017年將有35個貧困縣接受國家驗收。

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省財政廳在迪慶、怒江全境和“鎮彝威”地區,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實施14年免費教育試點。在實施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這些地區學前2年和普通高中3年的在校學生免除學雜費,并給予生活包養網費補助。201包養網6年至2017年,省財包養網政共計安排資金16859萬元,4.35萬名學前和高中學生享受到補助。基本消除了這些地區高中以下因貧失學和因學返貧的現象。

嚴格執行中央部署,云南省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包養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學雜費。2016年至2017年,省財政共計安排資金16859萬元,全省約15萬名學生享受了免除學雜費的政策。

按照“精準資助、應助盡助”的原則,省財政廳不斷調整完善針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做到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2016年,學前教育階段,資助學生12.5萬人次包養網,發放助學金3737萬元;普通高中階段,資助學生41.15萬人次,發放國家助學金4.7億元,免除學雜費5195萬元;中等職業教育階段,資助學生73.62萬人次,資助金額14.74億元;高等教育包養階段,資助學生40.3萬人次,資助金額包養9.2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占在校生比例超過45%;研究生教育階段,資助學生3.2萬人次,資助金額1.8億元。2017年,省財政將學前教育包養助學金覆蓋面從中央財政規定的在園幼兒數的10%擴大到了30%;對普通高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在享受既有資助政策的包養基礎上,再給予每人每年2500元的生活費補助;對云南省包養網考取本專科院校的“直過民族”建檔立包養網卡貧困戶子女和藏區學生,在享受既有資助政策的基礎上,每人每年再給予5000元學費資助。通過對建檔包養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的不斷完善,進一步保障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的就學權利。

包養時,以普及普通話為手段,增包養網強“直過民族”群眾脫貧技能。針對云南省近50萬包養網“直過民族”群眾不能熟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現狀,201包養網6年至2017年,省財政安排經費2220萬元,通過支持舉辦掃盲夜校、雙語培訓、包養編寫雙語教材、制作雙語音像制品、開展宣傳推廣活動等,這些地區群眾的國家通用語言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實現45包養歲以下人口能夠熟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包養網增強“直過民族”群眾技能。兩年來,累計培訓民族地區雙語教師1.2萬多人,已有68個縣市區、1295個校點開展少數民族語言輔助普通話教學,學生總數達15.3萬人。在民族地區創建了22所國家級、219所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

以“提高待遇”為重點,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使老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省財政每年安排資金近6億元,做好農村“特崗教包養網師”計劃,提高“包養網特崗教師”生活補助,破解義務教育均衡教師補充難包養題。提高鄉村教師待遇,85個貧困縣全面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差別化政策,人均月增資包養網500元以上。爭取中央資金12.5億元,建設教師周轉宿舍24890套,改善農村教師生活和工作條件,著力保證農村教師隊伍的穩包養定。

TC:sugarpopular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