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9ccfe63ad8c4.59457112.
1對1教學潘雨廷著《詩說》后記暨目錄
書名:《詩說》
作者:潘雨廷
出書社:上海書店出書社
出書社時間:2017年7月
【內容簡介】
本書系同濟年夜學“中國思惟與文明叢書”的一種。本書由有名學者潘雨廷師長教師所著,多從兩周政治得掉、《詩經》風雅正變等思惟高度出發,對中國現代思惟文明展開一系列的詩學思1對1教學慮。該書結合易象剖析,拆解風、雅、頌成各部門,反應兩周王朝、諸侯國及各地平易近風變化,并繪有多個圖表,剖析清楚獨到,具有很是高的學術研討價值。該書為潘雨廷遺稿,由張文江師長教師收拾,是一本新收拾的結果。
【作者簡介】
潘雨廷(1925—1991),生前曾任華東師范年夜學古籍研討所傳授,點校《周易集解篡疏》,留有大批珍貴遺稿,由張文江師長教師收拾,已出書《周易表解》、《易與釋教、易與老莊》、《易學史發微》、《讀易撮要》等多種。
張文江,同濟年夜學人文學院傳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古典學術講要》、《莊子內七篇析義》等,收拾有《潘雨廷師長教師談話錄》及多種潘雨廷師長教師主要著作。
【編輯推薦】
本書系同濟年夜學“中國思惟與文明叢書”的一種。有名學者潘雨廷師長教師先后師從周善培、唐武功、熊十力、馬一浮、楊踐形、薛學潛等名家研討中西學術,專心致志于學問數十載,融會貫通,獨樹一幟,在海內外有相當的影響。《詩說》多從天命鼎革、政治得掉、風雅正變的思惟高度出發,對中國現代思惟文明展開一系列的詩學思慮。
【目錄】
引言
序
卷一 國風(凡十五國,一百六十篇)講座場地
國風一 《周南》十一篇說
國風二 《召南》十四篇說
國風三 《邶風》十九篇說
國風四 《鄘風》十篇說
國風五 《衛風》教學場地十篇說
國風六 《王風》十篇說
國風七 《鄭風》二十一篇說
國小樹屋風八 《齊風》十一篇說
國風九 《魏風》七篇說
國風十 《唐風》十二篇說
國風十一 私密空間《秦風》十篇說
國風十二 《陳風》十篇說
國風十四 《曹風》四篇說
國風十五 《豳風》七篇說
卷二 雅(凡小雅年夜雅一百十一篇,內六篇闕辭)
小雅一 《鹿鳴之什》十篇說
小雅二 《白華之什》十篇說(內六篇闕辭)
小雅三 《彤弓之什》十篇說
小雅四 《祈父之什》十篇說
小雅五 《小旻之什》十篇說
小雅六 《北山之什》十篇說
小雅七 《桑扈之什》十篇說
小雅八 《都人士之什》十篇說
乙 年夜雅(凡三什三十一篇)
年夜雅一 《文王之什》十篇說
年夜雅二 《生平易近之什》十篇說
年夜雅三 《蕩之什》十一篇說
卷三 頌(凡周頌、魯頌、商頌四十篇)
甲 周頌(凡三什三十一篇)
個人空間周頌一 《清廟之什》十篇說
周頌二 《臣工之什私密空間》十篇說
周頌三 《閔予小子之什》十一篇說
乙 魯頌(凡四篇)
魯頌四篇說(說闕)
丙 商頌(凡五篇)
商頌五篇說(說闕)
卷四詩叢說
詩名說
《詩經》篇數說
述《論語》說詩(述闕,存所輯《論語》原文)
述《孟子》說詩(述闕,存所輯《孟子》原文)
《詩經》體物說(闕)
雅頌會通河圖說(說闕,圖存)
正風正雅周頌會通六龍既濟說(說闕,圖存)
變風變雅魯頌商頌會通六龍未濟說(說闕,圖存)
《詩贊》(附注)
附錄一論《詩經》與《楚辭》
附錄二《書贊》
附錄三潘雨廷師長教師信札(附簡注)
1.潘雨廷和金德儀致佛學家單培根
2.潘雨廷致沈延發
后記張文江
又記張文江
【后記】
《詩說》是潘雨廷師長教師的未成稿,此書以易象解說《詩經》,剖析此中的結構,厘定每篇詩的地位,并演其年夜旨。此稿沒有完成,但是年夜體已見,令人覺得既幸運又遺憾。全書分為四卷,《風》瑜伽場地、《雅》、《頌》各一卷,第三卷在解說《周頌》的《雍》以后,于《載見》只寫了一句話就中斷了。《周頌》共三十一篇,《雍》、《私密空間載見》位居第十七、十八,解說了一半多一點,以下《商頌》、《魯頌》闕。第四卷是《詩叢說》,多有闕文。存目十篇,完全保留的只要三篇。此外七篇,兩篇有原文無述,四篇有圖無說,還有一篇有目無文。
原稿一氣呵成,字跡潦草,但是保留尚屬完全,出色之處,在在可見。參與收拾多部文稿的葉沙密斯,不顧辨識困難,決然承擔了打字任務,協助完成了錄進和校對,使文稿得以清楚教學呈現。原稿沒有列出《詩經》,收拾時將原文植進,以便利會議室出租閱讀。全書完成后,由黃德海師長教師統校一遍。
《論〈詩經〉與〈楚辭〉》不在此書中,收拾者找來作為附錄一,以見《詩經》和《楚辭》的聯系。遺稿中另有《書贊》一頁紙,無附注,列為附錄個人空間二,作為讀《詩贊》的輔助。潘師長教師闡發六經,還有《易贊》(附注),支出《易學史進門》,作為《潘雨廷著作集》的一種,由上海古籍出書社出書。
《序》中提到的薛師,指薛學潛師長教師(1對1教學1894—1969)。文末所署的每日天期,重光年夜淵獻指辛亥,即瑜伽教室1971年;月旅年夜呂日臨壬戌,指該年農歷正月初十一,即公歷2月6日。
張文江
2016年7月8日
【又記】
《潘雨廷著作集》十三冊十九種,瑜伽場地上海古籍出書社于2016年9月出書。盡管存在種種缺乏,潘雨講座場地廷師長教師的學術思惟,已年夜體可見。從1991年潘師長教師去世算起,收拾任務至今持續了二十五年,具體過程可參看各版的跋與后記。現在加上這本新的《詩說》,離所有的著作的最終完成,又接近了一個步驟。潘師長教師未刊遺稿已數量未幾,盼望還能收拾出幾種,將來作為《著作集》的《補編》。
除了文明年夜反動中的損掉,潘雨廷師長教師還有一些稿件沒保留下來。收拾者當年親眼所見,潘師長教師繪制的關于多維空間的圖表,后來在遺稿中沒有看到。這些圖表應該有幾百張,每一卦每一爻都有對應,拼攏嚴絲合縫。圖表的重要輪廓見于《易老與養生》的《論易學》一節,部門數據可參考《過半刃言、黼爻、衍變通論》的附錄二和附錄三。潘師長教瑜伽教室師為《東周人物志》寫的“晏嬰”和“顏回”兩條,各約四百字,也遍尋未見。
此外還有集外文會議室出租,準備慢慢搜拾起來。收拾者在定稿時,決定增加附錄三,支出潘師長教師信札,為收拾集外文開個頭。這部門信札來源于網上,分二組:1、潘雨廷和金德儀致佛學家單培根:2、潘雨廷致沈延發。前者收信札十通,時間為1979年—1985年;后者收信札三通,時間為1987—1988年。由黃德海師長教師錄文,并作簡注。這些信札,對研討潘師長教師的思惟和社會活動,有主要的意義。
潘師長教師還有其他信札,此處供給兩條線索。1987年8月7日,錢學森致潘雨廷,請審閱金文杰的易學著作。此信支出《錢學森書信補編》二,李明等編,國防工業出書社,2012年出書,第416頁。金著《年夜易探微》,青島出書社于1988年出書。此書的撮要,支出潘著《讀易撮要》中,列第243種。以收拾者所見,錢學森于1983年7月6日還有致潘信,可知兩人的相識在此之前。此外,收拾者還看到過任繼愈1981年2月8日致潘的任務函件。
這些真實的遺物,是那個時代中人的所思所感。學術人物之間的來往和情誼,在平庸中有其動人之處。尤其是從事傳統學問之人,和現實似斷似聯,更是心共享會議室心相印。潘雨廷師長教師保存的照片未幾,此中有一幀1963年(癸卯)薛學潛師長教師七十歲壽宴的合影,尚可見當時人雍容祥和的精交流力風貌。在可以辨認的參加者中,站在最邊上的是有名畫家張充仁(1907—1998)。不由惹人聯想,他們之間的關系畢竟是怎樣的呢?當年潘雨廷師長教師去世后,傅紫顯師長教師幾次表示收拾者往他家聊天,但是陰差陽錯,遷延未能上門。現在想來,真有後悔無及之感。
張文江
2017年2月16日
責任編輯:柳君
TC:9spacepos273